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教版一年级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1-14 15:53:06


数学老师在教学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发现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获得进步,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一年级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使老师的教学水平获得提高。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本节课的开始,我利用了书中的信息图创设了美丽的花果山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你想到了,让学生自己提问,老师删选学生的问题,保留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利用学具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解决这个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加起来的意思,对加法有了感性认识。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是新课标中特别强调的。加法的初步认识对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很简单,我也不担心他们掌握不了这一内容,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将他们零散的知道串连起来,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加法的认知,使他们加深了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又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这部分教材包括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减法两部分。

1.教科书第23页是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折纸鹤的活动中理解加法的含义。把一个小朋友折的蓝纸鹤和两个小朋友折的红纸鹤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看成把参与折纸鹤的1个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人,也是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2=3。这里还教学生认加号和等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教材还通过一个小朋友把左手的一个蓝气球和右手的3个红气球合并在一起的活动过程,说明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接着让学生自己摆学具,如摆1个圆片,再摆1个,一共是几个?摆2个圆片,再摆2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

2.教科书第24页是1~5的加法。教材根据儿童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突出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3位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体现不同思维特征的小朋友在计算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承认学生间的这种差异,肯定学生的3种不同思考方法(也许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体现。

接着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这两组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3.教科书第25页是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与加法的初步认识类似,教学情境是加法的继续。一位小朋友拿走了一只纸鹤,说明从3只中去掉一只,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还可以看成有3个小朋友,走了一个,求剩下几个,用减法算,算式是3-1=2。接着让学生认识减号以及减法算式的读法。整个过程仍是在学生的活动中完成的。教材还通过一个小朋友把手中的4个气球放飞2个的活动过程说明,求剩下几个,要用减法计算。教材中的做一做是一个边操作边计算的活动,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教科书第26页是1~5的减法。编排的方法与1~5的加法类似。通过3位小朋友计算5-2=?的思考过程,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做一做的练习,通过让学生看图计算5-1=4和5-4=1,4-1=3和4-3=1这两组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

学大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希望老师能够从阅读数学教学反思中获得进步,更多的数学教学反思内容请查阅学大教育网。

更多红河教育动态红河小学最新资讯红河初中最新资讯红河高中最新资讯红河小升初最新资讯红河中考最新资讯红河高考最新资讯 等最新资讯信息,请关注红河中小学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